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御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
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注释:
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御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
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边关月色的描绘与感叹,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忧虑。首先,“关山月明风恻恻”一句,描绘了月色明亮的夜晚,风声凄凉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气氛。接着,“万里黄云杂沙砾”一句,描绘了大漠中黄沙弥漫的景象,更加凸显了边关的艰苦环境。然后,“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这一句,通过羌笛的声音和征人的泪水,表达了征人在异乡的痛苦和无奈。最后,“古 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御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这一句,作者回顾了古人的防御策略,并批评了那些主张战争的人,表达了他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担忧。最后,“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这一句,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恐惧。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