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头风恻恻,寡乌悲啼山月黑。
殡宫冷落清夜长,银鸭金凫不堪食。
【注释】
①蒿里曲:汉乐府《薤露》《蒿里》二曲。
②白杨树头风恻恻,寡乌悲啼山月黑。恻恻:凄凉、悲切的样子。
③殡宫冷落清夜长,银鸭金凫不堪食。殡宫:停柩之所。银鸭、金凫:指用银和金制成的器物。这里借指丧事用的器物。
【赏析】
此诗写送葬情景,全篇不写哀挽之语,而写其声、写其情。
诗的开头两句,以“白杨”、“寡乌”起兴,写送葬途中所见。白杨树头风恻恻,是说秋风凄紧,吹动白杨树叶,发出飒飒之声;寡鹄悲啼(也即鹤鸣),则说明天已昏黑,乌鸦啼叫,天色渐暗,一片阴霾。
第三句写“殡宫冷落”。殡宫是停放灵柩的处所。在送葬时,人们把灵柩停放在殡宫里,殡宫自然显得冷落。“清夜长”,是说深夜了,送葬的人还在殡宫中守着灵柩,等待出殡。“银鸭金凫”,是形容随葬的金银器皿,这里借指丧事用的器物。“不堪食”,是指这些器物都腐烂了,无法食用。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送葬队伍的艰辛和送葬者对死者的深情。
第四句“银鸭金凫不堪食”是说,由于殡宫冷落,所以守灵人只能吃些腐烂的随葬品来充饥。这既表现了送葬者的艰苦生活,也暗示了死者生前的奢侈浪费。
最后两句,写送葬队伍到达墓地的情景。“山月黑”,是说天色已晚,月亮已经出来,但因为乌云密布,所以看起来仍然是一片黑暗。“银鸭金凫不忍食”,是说送葬队伍中的人们不忍心吃掉那些随葬的器物。这进一步突出了送葬者对死者的深情和对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虽然只写了一个送葬的队伍,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它通过一个送葬的场景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