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
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
游鱼翻浪短,乳燕掠泥轻。
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
【注释】
武林:今浙江杭州,古称武林。
丁郭舟中:在船上。丁、郭:地名,泛指水乡。
霁景:天晴后的景象。
青喜:青色的喜鹊。
乳燕掠泥轻:初生的燕子飞来,掠过泥泞的水面,轻盈如掠。
衮衮:形容春天到来时景象繁忙的样子。
应惭:感到惭愧。
隐遁名:隐藏退避自己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州刺史期间的某一次春日游船上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春晨景色。“天风收宿雾”三字,勾画出了一幅天刚放晴,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之景:“霁景晓澄明”,是说天气放晴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云彩已经散尽,天空一片湛蓝,显得分外清明明朗,为后文描写春景作了很好的铺垫。
颔联写春晨中的物候变化。“青喜晴空出”句写鸟鸣声,“红看旭日生”句则写日出的景象。“晴空”“旭日”都是春天的标志。“红看”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因为红霞是日出前出现的奇景,所以这里以“红看”来代替“看红”,既使诗歌更富韵律之美,又增添了诗人对这一奇景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颈联写春水中的游鱼和岸边的燕子。“游鱼翻浪短”,“游鱼”是春水解冻,鱼儿上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穿梭游弋。“翻浪”即游鱼翻动着浪花的情景,可见水流之急,也可见鱼儿之活泼欢快。“乳燕掠泥轻”句写燕子在泥土上筑巢的情景。“乳燕”即小燕子,“掠泥”是它们在屋檐下或树枝间忙碌地筑巢,筑巢的泥块被燕子掠去,而燕子却轻盈如掠,可见其敏捷,也显示了燕子的勤劳。这两句诗通过“游鱼”与“乳燕”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表现了春水解冻之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
尾联写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衮衮春还半”,是说春天已过了一半,但春天的到来给人带来的快乐却是永远的。“应惭隐遁名”,意思是说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欣慰和喜悦,自己因隐逸山林而不愿出仕的想法也随之荡然无存了。
全诗描绘了春晨的美景,抒发了作者游春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