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荫衡门,鸣鸠遍村墅。
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
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
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
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
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
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农家》中的首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田间杂咏六首其一(嘉树荫衡门,鸣鸠遍村墅。)
    注释:庭院里茂盛的树木遮蔽了门户,田间的小路上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赏析:这是一幅典型的乡村景象图,树木与鸣禽构成了和谐的背景,为后文的农事活动作了铺垫。

  2. 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
    注释:我们开始忙碌起来,不分男女老少。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齐心协力的农事精神,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平等性。

  3. 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
    注释:清晨,炊烟尚未升起,我们就忙着去管理田地。
    赏析:描绘了农民早起劳作的场景,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工作的敬业精神。

  4. 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
    注释: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好好享受,那将多么好呀!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渴望,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
    注释:清晨,听到雨声过后,春天的水流涨满了溪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象,春水涨满,生机勃勃。

  6. 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
    注释:孩子学习使用犁,小女孩也能做杵。
    赏析:展现了农家子弟勤学苦练的情景,体现了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7. 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
    注释:生活需要勤劳,不要嫌弃微小的工作,名誉不是我所追求的。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道德观念,表明诗人不追求虚名,而是踏踏实实地从事劳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野劳作的场景,展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农民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即勤劳、节俭、诚实守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