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将归夕,登楼意万重。
风飘残垒角,云掩隔山钟。
密响过池竹,微凉度涧松。
他宵那可听,寂寞卧西峰。
夏夜同顾玄纬、汪直卿、黎惟仁、潘少承、梁少嘉集雨青楼听雨得钟字时玄纬将归无锡
王粲将归夕,登楼意万重。
风飘残垒角,云掩隔山钟。
密响过池竹,微凉度涧松。
他宵那可听,寂寞卧西峰。
注释:王粲将要回到夜晚,登上高楼,心中充满了各种思绪。风轻轻吹过残余的营垒和战鼓的声音,云层遮住了远处的山峰上的钟声。细密的声响穿过池塘边的竹子,微凉的气息通过山涧中的松树传来。明天晚上还能听到这些声音吗?我将在西边的山峰上独自度过寂寞的夜晚。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夏夜里与友人相聚于青楼听雨,并得到“钟”字后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抒发诗人在友人即将离去时的感慨及孤独落寞之情。
首联“王粲将归夕,登楼意万重。”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登楼赋》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这里用王粲来代指自己,表示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开之际,心情复杂,难以言表。“夕”字既点明了时间,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颔联“风飘残垒角,云掩隔山钟。”残垒指的是战争留下的痕迹,角则是指古代战鼓之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战鼓声声、云遮雾绕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密响过池竹,微凉度涧松。”密响指的是细密而连续的声响,过池竹指的是水波荡漾、竹影摇曳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他宵那可听,寂寞卧西峰。”他宵指的是明天晚上,那可听则是询问能否再听到这样的声响。这两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寂寞的担忧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最后一句“寂寞卧西峰”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表达情感变化,巧妙地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和个人情感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