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来朝日,三山路不迷。
长杨秦苑北,卢橘汉园西。
珠斗凌空近,瑶峰入望齐。
万年同圣寿,何用访丹梯。

西苑十二首万岁山

五岳来朝日,三山路不迷

长杨秦苑北,卢橘汉园西

珠斗凌空近,瑶峰入望齐

万年同圣寿,何用访丹梯

诗句释义:

  1. “五岳来朝日”:这句描绘了五座大山(即中国的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和北岳恒山)都聚集在京城附近,象征着它们对皇帝的尊敬和崇拜。
  2. “三山路不迷”:这可能指的是通往皇帝居所的主要道路畅通无阻,暗示了朝廷的繁荣和稳定。
  3. “长杨秦苑北”:长杨宫位于今天的北京西北郊,而秦苑则可能是一个古代的园林或宫殿区。这里提到的是皇宫北面的区域,暗示了皇权的中心地带。
  4. “卢橘汉园西”:卢橘是一种水果,常见于汉朝的皇家园林中。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些皇家园林中的植物品种多样,而且与汉朝的历史紧密相连。
  5. “珠斗凌空近”:这里的“珠斗”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或者装饰品。它被放置在高处,让人仰望时感到它的美丽和珍贵。
  6. “瑶峰入望齐”:瑶峰可能是一处自然景观,其壮丽的景象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7. “万年同圣寿”:“万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国家的存在时间长久,而“圣寿”则是对皇帝长寿的祝愿。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皇帝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8. “何用访丹梯”:这里的“丹梯”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修炼用的梯子,也被称为“仙梯”。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自己追求高洁境界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对仙境的向往。

译文:

五岳如朝拜之众,汇聚京城;三山路向明亮,指引前行之路;长杨宫位于北方,秦苑在西边;卢橘和汉园之树皆为皇室之珍;珍珠般高悬之物近在眼前, 瑶山之峰遥相呼应;若与皇帝共同庆祝万年之寿,何必再寻登高之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著名景点的描述,展示了明朝初期首都的繁荣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五岳代表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三山路象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等。同时,通过具体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诗人传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整体风格典雅庄重,富有哲理和艺术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