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古祇林,开堂石耳阴。
岳云当涧落,径树向门深。
雪磴僧支策,风泉客掩琴。
西亭茶灶在,即此长禅心。
圆通寺
山有古祇林,开堂石耳阴。岳云当涧落,径树向门深。雪磴僧支策,风泉客掩琴。西亭茶灶在,即此长禅心。
注释:
圆通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境内的秦岭北麓,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古祇林:指古老的树林,这里指的是寺院周围的树木苍翠繁茂。
开堂:指寺院中的殿堂或讲堂等建筑。
石耳阴:指寺院内的岩石上的树木,这里可能是指寺院中的石雕、石刻等艺术品。
岳云当涧落:形容山峰如云彩般飘浮在山涧之上,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径树向门深:指寺庙前的小路两旁树木茂盛,一直延伸至寺院的门口。
雪磴:指覆盖着白雪的台阶,这里形容山路崎岖,需要攀爬才能到达寺庙门前。
僧支策:指僧人手持拐杖行走的样子,这里可能是形容僧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
风泉:指风吹过泉水的声音,这里形容寺庙内自然景观的美丽。
客掩琴:指游客在寺庙内弹奏琴曲的情景,这里可能是形容游客欣赏寺庙美景时的心情。
西亭茶灶在:指寺庙旁的一座亭子,亭子旁边有一口茶炉,供游客品茗使用。
即此:指就在这里,即指圆通寺所在的地区。
长禅心:指长期在寺庙中修行禅法,使心境得到净化和提升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圆通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首句“山有古祇林,开堂石耳阴”描绘了寺院周围苍翠繁茂的树林和石刻艺术品的景色。第二句“岳云当涧落,径树向门深”则通过描绘山峰如云彩般飘浮在山涧之上,以及小路两旁树木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接着,第三句“雪磴僧支策,风泉客掩琴”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自然景观的美丽以及游客在此游览时的情态。最后一句“西亭茶灶在,即此长禅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圆通寺的喜爱之情,认为在这里可以长久地修行禅法,让心境得到净化和提升。整首诗既展现了圆通寺的自然美景,又传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修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