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不可作,绝学已千年。
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
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经濂溪先生故居”,然后把握全诗内容与思想情感,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注意答题前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从题干来看,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和形象特点,然后再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斯人不可作,绝学已千年。”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可效仿,绝学已经千年之久。“斯人”指濂溪先生。“不可作”是不可以效仿的意思。“绝学”指濂溪先生的学问高深莫测,难以企及。“千年”强调时间的久远。作者表达了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绝学”二字用得很巧妙,既是对濂溪先生的赞扬,又表现了作者对濂溪先生学问的崇敬之情。
“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两句的意思是说,湓浦庭院中长满了杂草;匡庐的山上却长着莲花。这两句写景,以“庭”“岳”为线索,描绘了湓浦和匡庐的自然环境。“湓浦庭”指湓浦水边的庭院,“匡庐岳”指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庭皆草”是说庭院里长满了野草,“岳是莲”是说山中有莲花,突出了庐山的自然美景。这两句既描写了景物,也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喜爱之情。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两句的意思是说,前代的树木被霜打落了许多叶子;月光照耀下,整个山林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以“树”“林”为线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迁。“霜凋”是说秋天到了,树叶被冻掉了许多。“月霁”是说月光照耀下的天气晴朗。“烟”指云雾弥漫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犹有图书在”指的是还有书籍存在。“书”指《易经》。“风琴自洒然”是指读书时听到风吹动琴声,内心感到舒畅自如。这两句写读书的情景,以“书”“琴”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热爱读书的心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和对读书乐趣的享受。
【答案】
经濂溪先生故居 斯人不可作,绝学已千年。
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
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
译文:
经过濂溪先生的旧宅,感叹他的学识高深,已千年无人能及。
湓浦的庭院长满了杂草,而庐山的山顶上却有莲花。
前代的树木已被霜冻打得枝枯叶落,月光照亮的夜晚,整个山林笼罩在雾气之中。
虽然只有书籍存在,但阅读它们就像弹奏风琴一样使人感到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