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尔知难弟,能诗调更高。
归逢四明雪,应问广陵涛。
枕里留鸿宝,腰间指孟劳。
他年西候去,长揖白云袍。

【注释】

因尔知难弟:李太仆孝甫,名晦之。能诗调更高:你作诗的才气很高。归逢四明雪, 应问广陵涛:回到故乡,遇上了四明山的雪景和扬州的涛声。枕里留鸿宝, 腰间指孟劳:睡觉时梦见了鸿宝,腰间佩戴的是孟劳宝剑。他年西候去, 长揖白云袍:他年我到西边去做官,将穿着白云一样的官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是诗人对友人的称誉,颔联是写景,颈联是想象,尾联则表明自己的决心,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朋友将要省觐时写的。“因尔知难弟”,是说他有知人之明,知道李太仆是个能诗的人。“能诗调更高”,是说他的诗歌写得比一般的人要好。这两句是说诗人对李太仆的赞赏之情。接下来,诗人又写了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归逢四明雪,应问广陵涛。”意思是说,当诗人返回家乡,遇到四明山的雪景,就会想起在广陵听到的涛声。这里的“归”字既表示时间,又表示空间,即诗人返回家乡。“四明雪”,点出诗人的家乡四明山;“广陵涛”,指扬州的潮水声。这两句诗是说,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如今回到了家乡。他看到家乡的山水景色,一定会想起在广陵听到的涛声。“枕里留鸿宝,腰间指孟劳。”意思是说,在梦中梦见了鸿宝,腰里佩着孟劳宝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他年西候去,长揖白云袍。”意思是说:他年我到西边去做官,要穿着白云一样的官袍。这里的“西候”是指做官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将来要到西方去做官,要穿着白云一样美丽的官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