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堞临淮水,他乡听暮笳。
烟波长送客,雁鹜未还家。
身远双游屦,时危一钓查。
垂杨春又暮,风起满城花。
【注释】:
①千堞:高高的城防。堞,古代城的矮墙。
②他乡:指异乡他地。
③暮笳:傍晚的胡笳声。
④游屦(jù):行走时穿的鞋。这里泛指远游的鞋子。
⑤一钓查(diào chá):用鱼竿钓鱼。查,通“槎”。
⑥垂杨:柳树。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作者以登临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千堞临淮水,他乡听暮笳”,点明了登临之地。诗人登上高楼,只见城上层层叠叠的矮墙环护着淮水,远处传来阵阵凄厉的胡笳声。
颔联“烟波长送客,雁鹜未还家”,写景抒情。诗人眺望淮水,只见长烟浩淼,仿佛在向远方的客人挥手告别;又见大雁南飞,尚未返回故乡。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情,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的思乡之情。
颈联“身远双游屦,时危一钓查”,写诗人的行止。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依然像平常一样行走在街头巷尾。他时而驻足钓鱼,时而闲逛徘徊。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的生活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进行对照,从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尾联“垂杨春又暮,风起满城花”,写景抒情。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杨柳依依,春风渐息,落日余晖洒满大地。此时风起,城中处处花开如锦,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景色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登临所见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