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疾呼风,大宛天驷雄。
玉花搏月白,赤汗洒烟红。
嘶向横门道,思归御苑中。
死生如可托,宁数鲍家骢。
【注释】
胡马:胡人(指北方少数民族)养的骏马。疾呼风:奔驰时,马的呼吸声如呼风唤雨。大宛: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出师赋诗,以遗单于(匈奴单于)曰:‘愿因吏卒送马,共取大宛。”天驷:指四马并驾,即天子所乘之车。玉花:指车轮上刻有花纹的玉饰。搏月白:月光下,车轮上的玉饰与月光相击发出白色光芒。赤汗:马出汗时的红色。烟红:指马在行进中尘土飞扬,似烟雾弥漫。嘶向横门道:指马儿朝着皇宫门外的大道嘶鸣。御苑中:指皇帝居住的御花园里。死生:比喻生死。可托:可以托付。数鲍家骢:数,计算,引申为赞美。鲍家骢,一种良马。宁数鲍家骢:宁肯赞美鲍家骢也不愿去数这匹胡地之马。
【赏析】
此诗写胡马奔放雄健之姿,表现其神采奕奕、英武不凡的气势;同时借咏马来抒写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全诗风格雄浑悲壮,格调慷慨激昂。
首联“万里疾呼风,大宛天驷雄”,描写了胡马奔驰时的情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马比作天驷(神话传说中天上四辆马车),驰骋万里,速度极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胡马奔腾疾驰的威武雄健之势。
颔联“玉花搏月白,赤汗洒烟红”,进一步描绘了胡马奔驰时的姿态和色彩。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车轮上的玉饰比作洁白无暇的玉花,与皎洁月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而马儿奔跑时溅起的尘土如同烈火般燃烧,又如红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奔放的氛围。
颈联“嘶向横门道,思归御苑中”,诗人通过描绘胡马嘶叫的场景,表达了胡马渴望回归故乡御苑的心情。这里的“思归”并非实指,而是借用典故,寓意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关切之心。他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繁荣,不再受到外敌侵扰之苦。
尾联“死生如可托,宁数鲍家骢”,诗人在此处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关心。他愿意为国家利益付出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同时,尾联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认为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需要有人站出来担当重任、挽救危局。而在他看来,只有像鲍家骢一样忠诚勇敢、敢于为国家献身的人才能胜任这个重任。
此诗通过描绘胡马奔腾疾驰、姿态英武雄壮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之情。他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代价,这种爱国情怀令人感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