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骨馀生在,七奔今亦劳。
马蹄谙至理,鸡肋见吾曹。
四壁家徒立,双钩气尚豪。
求羊能不负,开径引蓬蒿。
南归酬黎惟仁梁公瑞唐寅仲邓君肃黄幼章梁少学黄幼元林开先见过二首
皮骨馀生在,七奔今亦劳。
马蹄谙至理,鸡肋见吾曹。
四壁家徒立,双钩气尚豪。
求羊能不负,开径引蓬蒿。
注释:
- 皮骨馀生在,七奔今亦劳:我只剩下皮和骨头了,奔波了这么多年,也感到疲惫不堪。
- 马蹄谙至理,鸡肋见吾曹:马的蹄子懂得世间的道理,而我却像鸡肋一样,对自己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
- 四壁家徒立,双钩气尚豪:四面都是墙壁,家里空无一物,但我依然保持着一种豪迈的气质。
- 求羊能不负,开径引蓬蒿:我努力寻找一只羊来满足我的需要,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蓬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长期的奔波和劳累后,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慨。诗人用“皮骨馀生”来形容自己的现状,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而“七奔今亦劳”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长时间的奔波和劳累。
诗人转向对自己境遇的思考。他用“马蹄谙至理”,意指马能够领悟到生活中的哲理,而自己却像鸡肋一样,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力和困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诗人又转向对自己境遇的描绘。他用“四壁家徒立”形容了自己的家境贫困,而“双钩气尚豪”则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一股豪气和坚韧。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的逆境中仍保持乐观的心态,也展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
诗人以“求羊能不负,开径引蓬蒿”作为收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决心,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而不是徒劳无功。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开径引蓬蒿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和开朗,即使面对困境也不放弃希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