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千年上,冲泥不怯难。
山阳将受册,许下遽升坛。
金掌宫盘泪,铜台穗帐寒。
西陵无片石,此地最堪看。
诗句解释:
繁城观魏受禅尊号二碑
- “繁城”可能指的是一个历史或文化名胜地,而”魏受禅尊号二碑”则是指关于北魏皇帝接受禅让、正式成为皇帝的两块石碑。
寓目千年上
- “寓目”意为远眺或凝视,”千年上”可能指这些石碑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冲泥不怯难
- 此句表达不畏艰难,坚持前行的精神。
山阳将受册
- “山阳”是地名,“受册”意味着接受册封,通常与皇帝登基相关。
许下遽升坛
- “许下”和“遽升坛”可能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登上了高台。
金掌宫盘泪
- “金掌”可能指高台上的金色手杖或是某种象征性的物品,“宫盘”是古代的一种餐具,“泪”可能象征着对过去历史的感伤。
铜台穗帐寒
- “铜台”可能指的是高台本身,“穗帐寒”形容高台上气氛寒冷,可能暗示着一种孤独或寂寞的情感。
西陵无片石
- “西陵”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无片石”表明这个地方连一点石头都没有,可能暗示着荒凉或破败的景象。
此地最堪看
- 最后这句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赞美,认为这里最有看头,可能是因为它的独特之处或者是因为它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译文:
繁城中的魏受禅碑见证了千年岁月的变迁,我凝视着它们,即使被泥土覆盖也毫不畏惧。山阳县即将举行册封仪式,人们迅速登上了高台。高台之上金制的手杖洒落着泪水,显得冷清而孤独。西陵没有一片岩石,这地方看起来最值得一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文化遗产的感慨。通过对魏受禅碑的凝视和对高台之上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同时,通过对比山阳县的册封仪式和西陵无人的荒凉景象,诗人展现了对当前社会变迁的观察和思考。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