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能频访,乌衣亦可游。
花含三径色,木落一庭秋。
海鹤寒相傍,山池澹不流。
持觞遥问月,犹自恋沧洲。

诗句原文:

白社能频访,乌衣亦可游。
花含三径色,木落一庭秋。
海鹤寒相傍,山池澹不流。
持觞遥问月,犹自恋沧洲。

注释:

  • “白社”指隐士董威辇的居所,他常在此处与友人交往。
  • “乌衣”则是古代文人雅士所着之衣,常用来象征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 诗中“三径”指的是东园新开的九条小径,每条小径种植了不同的花卉,如江梅、海棠等。
  • “海鹤”、“山池”、“明月”等自然景致都出现在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之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隐逸图景。诗人通过对白社能频繁造访、穿行于乌衣巷的描述,展现了隐士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外界的开放态度。同时,诗歌中也不乏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花含三径色”,“木落一庭秋”,这些生动的景色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自然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诗中的“海鹤寒相傍”和“山池澹不流”也富有深意。海鹤象征着高洁和独立,而山池则代表着平静和安宁。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最后,通过询问“明月”和表达对故乡的眷恋,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将整首诗推向高潮。

《陪陆华父诸君集舍弟经季海霞阁池上》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隐逸生活的描述,更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深度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