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能相约,来寻小朗言。
牛鸣金地布,龙藏竺经翻。
瓶汲花犹供,茶香火尚存。
非关禅悦性,木榻似柴门。
【注释】
同黎:即黎生,字惟敬。陆华甫:名华父,邵长孺的字。程无过、潘子朋:均为诗人友人。程虞仲:程颢字。广济寺永上人精舍;即广济寺的永上人禅房。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黎生、华父与程颢、潘子朋等都是好友,他们经常相聚于庐山,互相酬唱。此诗是他们在庐山的一次聚会时写的。诗人以山水之美,友情之深,相约永结来作比,抒发了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赞美之情。全诗风格清雅,意境优美。
首联:“长者能相约,来寻小朗言。”诗人邀请友人到庐山永上人精舍相会。“长者能相约”中的“长者”,指黎生。“小朗”,山中小道,也指庐山的景致。
颔联:“牛鸣金地布,龙藏竺经翻。”诗人描绘出在庐山中所见的美妙景致,并以此作为相约的内容。“金地布”指金地岩。“牛鸣”、“龙藏”都暗指佛教经典。
颈联:“瓶汲花犹供,茶香火尚存。”诗人描写庐山的景色,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瓶汲花”,用瓶子汲水,用来烧茶,这里指的是庐山的茶馆。“木榻似柴门”,“木榻”指竹席铺在地上的床榻。
尾联:“非关禅悦性,木榻似柴门。”诗人以佛家禅宗来比喻友情,表明友情并不需要宗教式的修行才能获得。“木榻”与“柴门”相对应,形象生动,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