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双藜杖,潜郎一草庐。
讵云埤上宅,不似茂陵居。
斋颇鸣僧磬,闲能读道书。
逢君谈半偈,禅理更何如。

【注释】

新河:地名,在今河北。汾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张子翔:人名。枉斋:斋堂,这里指作者的书房。

高士双藜杖:用典,形容隐者或高人。潜郎:即“潜龙”,比喻有才而隐居不仕的人。草庐:简陋的住所。一说指茅庵。

讵云埤上宅:岂只是山阴旧宅。一说指杜甫居处。不似茂陵居:与汉文帝茂陵宫相媲美。一说是杜甫居处。

斋颇鸣僧磬:斋中和尚敲着磬声。闲能读道书:闲暇时喜欢阅读佛教经典。逢君谈半偈:与友人谈论佛理。禅理更何如:佛教禅宗的道理是否比道教更深奥。

【赏析】

这首诗为送别诗,是宋应元、张子翔、王同枉三人一起赴洛阳,途中经过新河,作者送行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送行者的口吻抒写离情,表现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哲学和淡泊宁静的生活理想。

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新河这个地方。

颔联由地及人,写出了送别的对象是两位高人。高士双藜杖,用典,形容隐者或高人。潜郎一草庐:用典,指张子翔。

颈联两句写景,表达了送行时的心情。斋颇鸣僧磬:斋中和尚正在敲着磬声。遇君谈半偈:与友人谈论佛理。

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禅理更何如:佛教禅宗的道理是否比道教更深奥呢?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没有直抒对友人远行的感伤之情,而是通过送别这一生活片断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认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