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今十载,紫诰出彤扉。
空有皋鱼恨,谁言结驷归。
恩难酬犬马,泪自洒庭闱。
五釜嗟何及,当时老布衣。
诗句赏析:
望山今十载,紫诰出彤扉。 空有皋鱼恨,谁言结驷归。
翻译与注释:
- 诗句解析:“望山今十载”,指的是诗人长时间地仰望着山,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紫诰出彤扉”中的“紫诰”是古代皇帝授予官员诏书的仪式,这里象征着诗人得到的重要荣誉和地位;“彤扉”是朱红色的大门,代表荣耀与尊贵。整体上,此句描绘了一幅荣耀与责任并存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空有皋鱼恨,谁言结驷归”,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哀伤。这里的“皋鱼恨”来源于《诗经·召南·何彼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位名为皋陶的人因为未能遵守孝道而感到悔恨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尽孝的自责和懊悔。
- 历史典故:皋陶作为古代忠臣的典型,他的事迹被用来象征忠诚与孝顺,而诗人在诗句中表现出对这一传统的尊重。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道德规范的认同,以及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自省。
- 社会背景:诗中还隐含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期待,即官员不仅需要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作为,还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美德。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比荣耀与责任、忠诚与孝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探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