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狩昔闻衡岳下,岂知韶石有遗思。
衣垂坐处瞻龙衮,乐奏巡时识凤仪。
禹贡瑶琨通海峤,尧封冠带附蛮夷。
只今泪竹苍梧渺,愁见行云向九疑。

【注释】

南狩:指唐玄宗逃往蜀地,即南渡。

衡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为五岳之一。

韶石:指韶州(今广东粤北韶关市)的韶石山。

衣垂:衣服悬挂。坐处:座位所在之处。瞻龙衮:瞻仰龙衮衣。龙衮,皇帝的衣服。龙衮衣常挂在宫殿中,以示尊严。

乐奏巡时识凤仪:音乐奏起的时候就能辨识出帝王仪容。凤仪,帝王的仪态。

禹贡瑶琨通海峤:大禹的《禹贡》里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山川,说那里的瑶琨(瑶和琨是两种美玉)能够通往大海之边。

尧封冠带附蛮夷:相传尧帝把冠带赐予南蛮的酋长,以表明天子的威德。

行云向九疑:行云,天上的云气。九疑,地名,在今湖南永宁县东,传说为舜葬处。

【赏析】

这首诗是追忆唐玄宗南逃途中经过韶州谒舜庙时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诗的大意是:当年唐玄宗曾听说南岳衡山有舜帝遗下的衣裳,没想到韶州的韶石山上竟有舜帝的衣冠。他看到韶石山上悬挂着舜帝所穿的龙衮衣,听到舜帝巡守时的乐声,能辨识出那帝王的仪态。作者又想起当年唐玄宗南征时路过韶州时,曾到韶州韶石山谒舜庙,并写下了著名的《登韶州城楼》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在描写舜帝遗物的同时,也不忘对唐玄宗的感慨,借咏物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