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上幽人赋考槃,石泉今得放纶竿。
裘披半似桐江隐,璜在疑从渭水看。
向晚高台含照远,经秋飞瀑入池寒。
烟波岂必投荒饵,六犗连鳌亦不难。

注释:

涧上幽人赋考槃,石泉今得放纶竿。——涧上的隐士赋诗歌颂《考槃》之乐,现在能够把钓竿放在这里钓鱼了。

裘披半似桐江隐,璜在疑从渭水看。——裘衣的披风像桐江的隐居者,而玉佩的璜像渭水边的人。

向晚高台含照远,经秋飞瀑入池寒。——傍晚时分,高台上的月亮被云遮住了,远处的山峰也被映照得一片朦胧,秋天的瀑布飞泻而下,落入池塘里显得十分寒冷。

烟波岂必投荒饵,六犗连鳌亦不难。——烟波浩渺哪里一定是去投靠那些荒僻的地方呢?六只渔船就可以捕捞到连大鳌鱼也难逃网罗。

赏析:

首联写自己与世隔绝、隐居不仕的生活和心境。诗人以“涧上幽人”自称,说自己是隐居在山间的隐士。他赋《考槃》之诗,用《诗经》中“于以求淑女,于以求吉甫”来赞美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表明自己志趣高雅,不愿出仕做官。“放纶竿”,即垂钓,这里指隐居生活闲散自在,可以尽情地垂钓。颔联用桐江、渭水的典故来写自己的隐逸生活。桐江,在浙江绍兴境内。唐代王维有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的“桐江”当指此地。“璜”,指玉佩上的装饰品。《诗经·周南·汉广》中有“翘翘错薪,言刈其芩。言采其蕨,薄言采之。采之亨,薄言有之。言旋其盖,薄言还归。言旋其盖,薄言还抵。尚犹翼翼,乘彼垝垣。言旋其实,薄言还归。曷春之际,言观群芳。”这两句诗中的“疑从渭水看”,是说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渭水边上的隐士,认为玉佩上的璜就像渭水边上的风景一样美丽。颈联写黄昏时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向晚”点明时间已到黄昏。“高台”指山崖之上的亭台楼阁,“含照远”即指月光照射在远方的山峦上。“寒”字写出了夜晚的凉意。尾联写自己对渔夫的羡慕之情。“烟波”即烟波浩渺,比喻湖海。“投荒饵”,指投进湖海里喂鱼虾之类,暗喻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清苦生活。“六犗连鳌”,指有六只船捕鱼,意思是说六只渔船就能捕到大鱼,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