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蒙山色敛残曛,瀑布双垂远渐闻。
珠箔不收千日雨,银河犹泻半空云。
归鸦向树疑将去,坠石冲流响乍分。
谁共香炉峰下坐,濯缨于此息尘氛。
【注释】
喷玉岩:在浙江杭州西湖,因山石色白如玉而得名。
雨中过喷玉岩:雨中经过喷玉岩。
溟蒙:水气弥漫的样子。
敛残曛:收拢落日的余晖。
双垂:下垂。
珠箔:珠帘。
不收:不收起。
千日雨:连续不断的雨水。
银河犹泻:银河的水仍在泻泄。
坠石冲流:从山上冲下来的石头。
响乍分:声音突然分开。
香炉峰:在杭州市西南,为西湖十景之一。
濯缨:洗帽带。
息尘氛:消除灰尘。
【赏析】
《雨中过喷玉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初夏,诗人与友人游西湖,至喷玉岩时,正值细雨霏微,天色渐晚。此时诗人见山色溟蒙、瀑布双垂,不禁想起古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象,于是吟出这首七绝来。
首句写天气之变化。雨中行旅,天将暗矣,故有“归鸦向树疑将去”之感。次句写所见之景。瀑布从山崖上倾泻下来,声音远远传开,仿佛听到它在耳边轰鸣。三、四两句写所触之物。珠帘般的瀑布,挡住了连绵不断的雨丝;银河似的瀑布,仍然不停地泻入云端。五、六两句写所见之声。山间的回音,使瀑布声骤然分为两处。七、八两句写所见之状。山间飞来的石头,冲击着水流,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末句写所感之事。我与友人在此坐定,洗去帽子上的尘埃,忘却世俗的烦恼,让心灵归于宁静。
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