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旧是子云家,门掩悲泉一道斜。
石室竟藏高士传,山园犹种故侯瓜。
虎看丹灶多年火,树挂诗瓢几度花。
小草尚惭曾出洞,至今猿鸟怨烟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赏析诗句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然后对全诗进行简单的概括把握,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最后分析表达技巧,注意要分析运用的手法以及所营造的意境,注意要联系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还要注意答题时要准确。

“岩前旧是子云家,门掩悲泉一道斜。”首句交代背景,诗人通过描写铁泉庵所处的环境,为下文作铺垫。颔联两句描绘了庵内幽雅恬静的景色,以“石室”“山园”等景物烘托“故侯瓜”,写出高士隐逸山林,不慕荣利。颔联中,“丹灶”与“诗瓢”相呼应,表现出高士的清高品格。颈联中,“虎视”“树挂”两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士在庵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尾联两句,诗人将笔触由写景转向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士的崇敬之情和怀念之意。尾联中“小草尚惭曾出洞”一句,既点明“出洞”之事,又表明自己惭愧之情;“猿鸟怨烟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士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岩前旧是子云家,门掩悲泉一道斜:岩前曾是子云(司马相如的字)故居,门掩着悲凉的泉水流淌着一道斜线。②石室竟藏高士传,山园犹种故侯瓜:石室竟然收藏着高士司马相如的传记,山园里还种植着故侯(蜀王刘永)的瓜果。③虎看丹灶多年火,树挂诗瓢几度花:“虎”字双关,既是“老虎”,又比喻时间,指岁月蹉跎;“树挂”一词双关,既指树上挂满果实,又形容瀑布飞流直下,形成无数花朵。④小草尚惭曾出洞,至今猿鸟怨烟霞:小草也觉得自己惭愧曾经钻出洞穴,至今猿鸟还在怨恨那被烟火遮蔽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铁泉庵周围的自然风景,并由此引出了对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这位古代文人的追念之情。此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用典贴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

首联“岩前旧是子云家,门掩悲泉一道斜”开篇即点明了铁泉庵所在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诗人借描写岩前的景色来衬托铁泉庵的环境特点——幽静、清幽。“哀泉一径斜”一句,不仅点出了悲泉的存在,而且渲染了整个庵子的清幽氛围。“悲泉”二字更是巧妙地点明了“子云”之遗风。接着“石室竟藏高士传,山园犹种故侯瓜”一句,进一步描写了铁泉庵内的景观。“石室”二字,暗示了司马相如在此隐居的原因,同时也暗合了司马相如“石室读书”的故事。“山园犹种故侯瓜”,则揭示了司马相如曾在山园中种植过故侯瓜的历史事实。这一联既展现了铁泉庵的清幽之美,又揭示了司马相如在此隐居的历史渊源。

颔联“虎看丹灶多年火,树挂诗瓢几度花”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铁泉庵的自然景观。“虎看丹灶”“树挂诗瓢”等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虎看”二字,既暗示了司马相如在此隐居的原因,也揭示了他在这里生活过的岁月。而“树挂诗瓢”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瀑布比作挂满了诗词的瓢壶,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一联既展现了铁泉庵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揭示了司马相如在此隐居的历史渊源。

尾联“小草尚惭曾出洞,至今猿鸟怨烟霞”则是诗人对司马相如的追念之情的抒发。“小草尚惭曾出洞”,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出仕为人的羞愧之感,也暗示了自己曾与司马相如有过相似的人生经历。而“至今猿鸟怨烟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铁泉庵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画面,同时通过引用典故和运用拟人手法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司马相如的追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回忆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