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宫城十二楼,玉津无复昔年游。
烟深废苑常疑雨,柳折残堤半似秋。
遗老尚能谈楚汉,平台谁更召枚邹。
輶轩一望中原路,长送黄河过汴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109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诗人在汴京任签书枢密院事期间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汴京的怀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全诗结构严谨,意境雄浑,语言质朴自然,富有韵味。

缥缈宫城十二楼,玉津无复昔年游。
“缥缈”形容宫城的巍峨壮观,仿佛云雾缭绕之中。“玉津”即京城附近的一条河——金水河,也指皇宫中的御用河流。“十二楼”指的是汴京内城西面的十二座高楼,是当年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的“玉津无复昔年游”,意味着昔日繁华的宫城如今已变得荒凉冷清,昔日的繁华景象不复存在。

烟深废苑常疑雨,柳折残堤半似秋。
“烟深”形容废弃的宫苑四周被浓烟笼罩,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废苑”指的是曾经繁华的皇家园林,如今却荒废无人问津。“常疑雨”暗示着这些宫殿和园林可能随时会被雨水冲刷得面目全非。而“柳折残堤半似秋”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萧瑟的景象:柳枝被风吹断,只剩下半截枯黄的枝条,仿佛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这里的“半似秋”既描绘了景物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失落。

遗老尚能谈楚汉,平台谁更召枚邹。
“遗老”指的是那些已经年迈或失去权力的大臣们,他们仍然坚持谈论过去的事情。“楚汉”是指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间。而“平台”则指的是皇帝的御花园,也可以用来比喻皇帝的权威和地位。这里的“谁更召枚邹”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中能够像古代名臣枚乘和邹阳那样具有远大抱负和卓越才能的人的渴望。

輶轩一望中原路,长送黄河过汴州。
“輶轩”指的是一种轻便的马车,用于传递信息或使者往来。“中原”指的是中原地区,泛指整个中国大地。这里的“中原路”意指通往中原的道路。“长送”则表示永远陪伴着你,永不放弃的意思。这里的“长送黄河过汴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这首诗通过描写汴京的变迁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个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