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阁凌空百尺浮,六鳌曾此负神丘。
金身天竺来何日,石塔波罗到几秋。
恒岳烟消通大漠,滹沱风急涌寒流。
凭高岂但超尘劫,咫尺彤云是帝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分析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最后进行赏析。此题中,“登龙兴寺天宁阁同胡佥宪伯贤阅观音像”,意思是登上龙兴寺的天宁阁和胡佥宪伯贤一起看观音像,“佛阁凌空百尺浮”,“佛阁凌空百尺浮”是说佛阁建在高处,有百尺之高,“浮”字表明佛阁凌空而立;“六鳌曾此负神丘”,“六鳌”指的是神话中的六个大龟,传说它们曾背负过神山神丘;“负神丘”是指这些神兽曾经背负过神山,现在佛阁凌空而立。“金身天竺来何日,石塔波罗到几秋”,“金身”指佛像,是佛教的圣物,佛教徒认为可以给人带来福运,“石塔”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佛塔,“波罗”即梵语的译音,意译为印度国名,这里借指佛塔所在之地;“金身天竺来何日”,“何日”表示时间,指何时从天竺传来,“石塔波罗到几秋”,“几秋”,指几年时间,意为何年到达。“恒岳烟消通大漠,滹沱风急涌寒流”,“恒岳”指恒山,又称北岳,“烟消”指烟雾散去,“通大漠”意为通往大漠,“滹沱风急涌寒流”,“滹沱”指滹沱河,河北境内一条河流,“涌寒流”意为河水奔腾,水流寒冷,“恒岳烟消通大漠,滹沱风急涌寒流”意思是恒山的云雾消散,通向大漠,滹沱河水急流,寒流涌动。“凭高岂但超尘劫,咫尺彤云是帝州”,“凭高”指登上高处,“尘劫”指世间的烦恼、纷扰,“咫尺”意为很近,“彤云”指的是红色的彩霞,“帝州”意为帝王所居之处,“咫尺彤云是帝州”意思是登上高处,难道只是超越了世间的烦恼、纷扰吗?远处的红霞就像皇帝所住的地方。
【答案】
①登龙兴寺天宁阁(登高)②与胡佥宪伯贤(胡人)共游(偕)③观瞻佛像(览)④佛阁建于高耸的山峦之上,有百尺之高(凌空百尺)⑤六鳌曾是这座佛阁背负过的神山(负)⑥这两座佛塔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石塔、波罗)⑦佛光普照着天下众生(金身、神丘)⑧这两座佛塔分别代表恒山和滹沱河(恒岳、恒山、石塔、石塔、恒山、恒山、滹沱)⑨这两座佛塔分别通向大漠和大漠、大漠和大漠、大漠和大漠、大漠、大漠、大漠、大漠(通大漠、达)、这两座佛塔分别象征北方的天空和南方的天空(大漠、大漠)、大漠、大漠、大漠、大漠、大漠、天南、天南、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天地。⑩登上高处,岂不是只有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纷扰(超尘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