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注释:
-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在青口遇到了一位名叫介公的乡间僧人。
- 三祖山:位于安徽省霍山县西南,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 望灊皖天柱诸峰:远眺灊皖(今安徽黄山市一带)的天柱峰等其他山峰。
- 地布黄金玉作岑:大地如同被黄金和玉石铺设,显得格外壮丽。
- 西来三祖古禅林:指的是来自西方的三位禅宗祖师所创立的古禅宗寺院。
- 山云半剪传衣色:山间的云雾仿佛在为僧人的衣服剪裁,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美感。
- 海石空留听偈心:大海的石头上留下了听经时的宁静与专注。
- 涧水供筵经雪净:涧水旁的供桌经过雪水的冲洗,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 竹房清梵出烟深:竹林中的僧房内传来清晰的梵音,烟雾缭绕而深邃。
- 道人白鹤同僧去:道士与僧人一同离去,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和同行。
- 天柱还随杖锡寻:天柱峰似乎也随着他们的步伐跟随着,继续寻找着通往真理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口驿遇到一位名叫介公的乡间僧人,并与他一起登上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修行者内心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