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芜萧瑟满邗城,共识参军作赋情。
何处惊涛愁暮色,谁堪落叶送秋声。
离人隋苑歌杨柳,候吏齐都引旆旌。
十二山河凭轼外,沧洲宁许白鸥盟。
烟芜萧瑟满邗城,共识参军作赋情。
何处惊涛愁暮色,谁堪落叶送秋声。
离人隋苑歌杨柳,候吏齐都引旆旌。
十二山河凭轼外,沧洲宁许白鸥盟。
注释:
1. 烟芜萧瑟满邗城:
- 解释:荒凉的扬州城中,草木凋零,一片萧瑟。
- 背景:描绘的是杨运判离开后的扬州城景象,给人一种萧条、凄凉的感觉。
- 关键词:
- 烟芜:荒芜的草野。
- 萧瑟:形容寂静无声,也指萧条、荒凉。
- 满:充满。
- 邗城: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2. 共识参军作赋情:
- 解释:共同的感受,即大家因杨运判的离去而感伤,纷纷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 背景:在杨运判离开后,其他人也感到悲伤和失落,通过诗歌表达这种心情。
- 关键词:
- 共识:共同的感受。
- 参军:古代一种官职,此处指杨运判担任的角色。
- 作赋:创作诗歌。
- 情:情绪。
3. 何处惊涛愁暮色:
- 解释:什么地方会有惊涛骇浪?暮色中又有什么忧愁?
- 背景:表达了对杨运判离去后,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恐惧和担忧。
- 关键词:
- 何处:哪里。
- 惊涛骇浪:比喻巨大的波浪,象征危险或困难。
- 愁暮色:在黄昏时分感到忧愁。
- 什么:疑问词。
4. 谁堪落叶送秋声:
- 解释:谁能承受这落叶的声音,代表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消逝。
- 背景:反映了杨运判离开后,留下的空缺和寂寞。
- 关键词:
- 谁堪:谁敢承受。
- 落叶:秋天的象征。
- 送秋声:秋天的声音,如叶落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扬州城的荒凉景象和个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对杨运判的不舍和对离别的痛苦。诗中的“何处惊涛愁暮色,谁堪落叶送秋声”两句尤为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杨运判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