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官身已事东林,厌向金门学陆沉。
醉后双钩沧海色,灯前半偈白云心。
持经颇解清斋久,投老偏能住岳深。
策杖给园精舍近,可容同社一相寻。

注释:

宰官身已事东林,厌向金门学陆沉。

醉后双钩沧海色,灯前半偈白云心。

持经颇解清斋久,投老偏能住岳深。

策杖给园精舍近,可容同社一相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王元美小祇园的诗。王元美是一位僧人,他的小祇园位于杭州灵隐寺附近。这首诗是诗人对王元美的赞美之词。

首二句,诗人称赞王元美在官场上的清廉和淡泊。宰官身已事东林,表示诗人已经远离了官场,隐居于东林寺。厌向金门学陆沉,则表示诗人对于官场中那些贪财好色的小人深感厌恶,他们就像金门一样,沉沦堕落。

第三四句,描绘了王元美饮酒后的风采和夜晚的修行。醉后双钩沧海色,表示诗人看到了王元美醉酒后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如同沧海一样广阔。灯前半偈白云心,表示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如同白云一样自在。

第五六句,赞颂王元美在佛教修行上的造诣。持经颇解清斋久,指王元美在修行过程中,对于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长时间的修炼。投老偏能住岳深,则表示王元美虽然年岁已高,但是依然能够住在山中的深密之处,不为世俗所动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与王元美的结交表达了期待。策杖给园精舍近,表示诗人希望能够在王元美的精舍周围散步,享受片刻的宁静和美好。可容同社一相寻,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与王元美一起结社,共同修行,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对王元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内心宁静、修行有道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教修行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