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
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
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
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
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
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
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
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一幅盛大的寿宴场景,展现了太夫人的尊贵与喜庆氛围。全诗通过对宴会的详细描述,生动刻画了寿宴的盛况,不仅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礼仪与风俗,更表达了作者对太夫人深厚的敬意与祝福之情。
首联“婺星元只傍三台,寿母华筵向此开”以天文现象引入寿宴主题,婺星(即婺女星)仅在三台星座附近出现,暗示着天象的吉祥和美好,而寿母则代表着尊贵与长寿。这样的设置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文学色彩,也预示了寿宴的美好与隆重。接着,“笙奏紫鸾千里至,书传青雀五云来”进一步细化了宴会的场景,紫鸾与五云均为祥瑞之兆,象征着尊贵与好运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作者对太夫人的尊敬和祝愿。
颔联“汝南月旦乡人重,洛下风烟使者回”则转向了对宾客的描述。汝南月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评价标准,用以评断人物品行,而此处则暗指宾客们对太夫人德行的高度认可。洛下则指洛阳,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代表着繁荣与文化,风烟使者则暗示着来自四方的贵宾汇聚一堂。这一联表达了宴会不仅是寿宴,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和赞誉的机会,展示了太夫人的广泛影响力与高尚风范。
颈联“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则是对宴会中重要人物及宴会目的的深化。汉宫师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的职责在于维护国家秩序与和谐。在这里,宴会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寿辰,更是为了展示国力和文化成就,吸引并招待来自各地的使节和学者。通过这样的聚会,可以加强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尾联“会见汉宫师事礼,东征谁似大家才”再次强调了宴会的文化和外交功能,指出此次宴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庆典活动,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在这样的场合中,能够见到汉宫师这样的高官显贵,以及如此多有才华的学者,都显示出太夫人的影响力及其所代表的家族的荣耀。这种文化交流和人才汇聚不仅提升了太夫人的地位,也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繁荣。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太夫人深深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通过这样的文学手法,诗人不仅记录了一个具体的事件,更通过文字的力量,影响了读者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