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明时荐朴忠,满朝尽道似先公。
豸冠吴楚名偏重,龙剑江湖气更雄。
盐铁早收文学议,屯田终见老臣功。
君今已出吾将隐,一榻西樵未可同。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谁向明时荐朴忠,满朝尽道似先公。
  • “谁向明时”指的是哪位贤才推荐了朴忠?此处可能是在询问谁是第一个推荐朴忠的人。这里的“明时”可能指宋朝时期,因为朴忠是在宋朝被推荐的。
  • “满朝尽道似先公”表示大家都说朴忠的品行像他的前辈一样,这里的“先公”可能是指朴忠的祖先或早期的杰出人物。
  1. 豸冠吴楚名偏重,龙剑江湖气更雄。
  • “豸冠”是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官职和地位。
  • “吴楚名偏重”意味着吴楚(今江苏、浙江一带)因其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声名显赫,这里突出了吴楚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文化成就。
  • “龙剑江湖气更雄”则是指朴忠的个性如龙一样强大和不可一世,这里的“龙剑”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勇气,而“江湖气”则暗示着他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1. 盐铁早收文学议,屯田终见老臣功。
  • “盐铁早收文学议”可能是指朴忠在早期就参与了与经济和政策相关的讨论和决策,显示出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才能。
  • “屯田终见老臣功”,表示朴忠在晚年通过屯田政策(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里的“老臣”可能是指他长期担任政府职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1. 君今已出吾将隐,一榻西樵未可同。
  • “君今已出”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人物或事件已经发生或完成,这里可能是在说朴忠现在离开了朝廷。
  • “吾将隐”表示朴忠打算隐居,不再参与政治活动。
  • “一榻西樵未可同”中的“西樵”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朴忠的住所或他的隐居之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朴忠隐居生活的羡慕和遗憾,因为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无法与他一同分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朴忠的事迹和性格的描述,展现了其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既有对朴忠早年仕途的赞扬,也有对其晚年退隐生活的惋惜。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朴忠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