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草阁傍山开,家是都官旧姓梅。
宛水雪从江涨下,敬亭云向郡城来。
清尊自许能逃世,华发宁论未尽才。
谁羡诸荀名汉代,高阳今更表崔嵬。
【注释】:
宣州,即今安徽宣城市一带。都官,唐代官署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置都官尚书省,以御史台长官为都官尚书、御史大夫兼都官尚书,故称“都官”。
宛水,即宛陵江,发源于皖南泾县西北,流经宣城至安徽当涂入长江。
敬亭,在今安徽宣城市北郊。
高阳,古地名,春秋时齐国有高唐县,汉初改其名为高阳县,后改高阳郡。崔嵬,高峻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是北宋初期著名诗人,与苏舜钦并称”苏梅”。
首联:“宣州草阁傍山开,家是都官旧姓梅。”
首句写地理位置和环境,宣州的草堂傍依着群峰环绕的青山而建。第二句点明家门背景,梅氏家族世代为官,都是朝廷中的重臣。
颔联:“宛水雪从江涨下,敬亭云向郡城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宛水的雪花随着江水涨涌而上,敬亭山上的云彩向郡城飘荡而来。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雪白的骏马,将云彩比作飘逸的仙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颈联:“清尊自许能逃世,华发宁论未尽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清尊自许,意思是诗人自信自己的才华可以超越世俗的荣辱得失,能够超脱于尘世之外。华发宁论未尽才,意思是诗人虽然已经年岁已高,但并不因此而自满或放弃追求功名利禄。
尾联:“谁羡诸荀名汉代,高阳今更表崔嵬。”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诸荀指的是汉代的张良和陈平两位名士,他们因为智谋出众而被世人所仰慕。高阳是指古代的高阳宫,位于今天的山东淄博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又有谁能像汉代的诸荀那样闻名于世,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高阳宫一样屹立不倒呢?
整首诗通过对宣州草堂和敬亭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诗人自己身世和性格的思考和表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态度,以及对世事的淡然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