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清斋破午炎,海榴邀客共巡檐。
红蒸散雾时侵席,紫艳披香乍满帘。
密坐周遭山步帐,照盘羞涩水晶盐。
看花不废逃禅兴,吏隐谁能得易兼。
【注释】
松下清斋:指寺院中的清静处所。破午炎:中午时分,暑气逼人。海榴:即榴花,这里泛指花卉。邀客:请朋友来。共巡檐:一起到院子里欣赏风景。
红蒸散雾时侵席:红色的花瓣像水蒸气一样,时而在席上漂浮。紫艳披香乍满帘:紫色的花瓣散发着阵阵芳香,突然飘满了窗子。照盘羞涩水晶盐:晶莹透明的水晶盐在盘子里闪着光,像是害羞的样子。
看花不废逃禅兴:观赏了花儿却不想离开,想借以逃遁尘世的烦忧和杂念。吏隐:官隐,指辞官归隐。谁能得易兼:谁能够轻松地得到这种闲适的生活。
赏析:
夏日王银台方太常李明府饮绣佛斋观榴花得盐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此诗描写夏日游览寺庙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松下清斋破午炎,海榴邀客共巡檐”,描写了夏日炎热的天气,诗人在松下的清净处所避暑,与友人一起游览寺庙。这里的“海榴”指的是榴花,象征着热情和生命力。
颔联“红蒸散雾时侵席,紫艳披香乍满帘”,进一步描绘了榴花盛开的景象。红彤彤的花瓣像蒸气一样弥漫开来,时而在席上飘浮;紫色的花瓣散发出阵阵芳香,突然充满了整个房间。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榴花的美丽和香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密坐周遭山步帐,照盘羞涩水晶盐”,继续描绘了榴花盛开的场景。诗人和朋友们在周围山上的小亭子里坐下,欣赏着美丽的榴花;同时,他们还用水晶盐作为调料,增添了食物的味道。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们在夏日里的欢乐时光。
尾联“看花不废逃禅兴,吏隐谁能得易兼”则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欣赏了花儿却不想离开,想借此逃离尘世的烦恼和杂念。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辞官归隐并不容易,因此他感叹没有人能够轻松地实现这样的生活。
整首诗以夏日游览寺庙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