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衣睥睨向咸秦,独有垆头客最亲。
穆叟去非忘醴日,薛公游亦卖浆人。
杖虽马棰今能隐,握以骊珠未厌贫。
雁荡山前高卧好,风尘何处望荆榛。

送康山人裕卿归永嘉

褐衣睥睨向咸秦,独有垆头客最亲。

穆叟去非忘醴日,薛公游亦卖浆人。

杖虽马棰今能隐,握以骊珠未厌贫。

雁荡山前高卧好,风尘何处望荆榛。

注释:

  1. 褐衣睥睨向咸秦:穿着破旧的衣服,目光投向远方的咸秦之地。
  2. 独有垆头客最亲:只有那个卖酒的小贩最亲切。
  3. 穆叟去非忘醴日:穆子离开的时候忘记了他曾经喝过美酒的日子。
  4. 薛公游亦卖浆人:薛先生游历时也是卖酒的人。
  5. 杖虽马棰今能隐:虽然拿着马鞭,但如今能够隐居山林。
  6. 握以骊珠未厌贫:手里握着珍珠却仍然感到贫困。
  7. 雁荡山前高卧好:在雁荡山的前面安家生活很好。
  8. 风尘何处望荆榛:在风尘中何处寻找那被砍伐后的荆榛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康山人裕卿回永嘉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归乡的殷切期望。
    首联“褐衣睥睨向咸秦,独有垆头客最亲。”意思是穿着破旧衣服,眼神炯炯有神地望向远方的咸秦之地,唯独那个卖酒的小贩最亲切。这里的“褐衣”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向咸秦”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独有”二字也强调了诗人对这位小贩的特殊情感。
    颔联“穆叟去非忘醴日,薛公游亦卖浆人。”意思是穆子离开的时候忘记了他曾经喝过美酒的日子,薛先生游历时也是卖酒的人。这里通过对比两位友人的不同境遇,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穆子在离开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美好时光,而薛先生则依然保持着游历四方的生活方式。这两句既表现了两位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颈联“杖虽马棰今能隐,握以骊珠未厌贫。”意思是虽然拿着马鞭,但如今能够隐居山林;手里握着珍珠却仍然感到贫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物质追求的无奈。虽然他已经放下了世俗的名利,但内心依然无法摆脱对财富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渴望。
    尾联“雁荡山前高卧好,风尘何处望荆榛。”意思是在雁荡山的前面安家生活很好,但是风尘之中哪里能找到被砍伐后的荆榛呢?这里的“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而“荆榛”则代表了被砍伐后的土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破坏自然的行为的担忧。他希望人们能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益。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重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