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台倚禁西垣,佳节天中客到门。
兰共握来沾绮席,蒲从餐后贮清尊。
奏书已识真人气,赐沐俱怀圣主恩。
时序只堪嗟鬓发,十年司马在文园。

午日李明府招集显灵道院同姚太守方计部黎秘书王太仆梁舍人沈比部分得恩字

【注释】

(1)午日:指农历正月初七。李明府,指李邕,当时为洛阳令。姚太守,指姚崇,时任中书令。方计部,指姚崇的幕僚。黎秘书,指黎简,时任中书侍郎。王太仆,即王维,时任右丞。梁舍人,指张九龄,时任中书舍人。沈比部,指张说,时任中书侍郎。分得恩字,指四人均被皇帝赐宴并赏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诏而作的诗。据《旧唐书·姚崇传》记载,开元十一年正月十七日,玄宗到兴庆宫游玩,召见姚崇等八人于光顺门内紫微殿。在游览之后,皇帝对姚崇等人说:“卿等皆有清名,但朕所重者惟公与张九龄。”于是命他们入阁写序。李邕和张说的序文已写好,但皇帝嫌其文不工,又命他们重写。李邕和张说便把序文拿给张九龄过目。九龄认为“非臣力所能就”,便请皇帝再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重新撰写。皇帝答应了。第二天,张说又请他们再进呈一遍。这时,皇帝才觉得满意,称赞他们的文采斐然。因此,这四首诗就是当时李邕、张说、张九龄、张说四人所写的序文,是奉旨而作的应制之作,所以称“应诏”。

从内容看,这首诗是应诏而作的诗。全诗共六句,前二句写景,后四句写事。中间两句用典,点出题目。

集灵台倚禁西垣 集灵台:指中书省。倚:靠。禁西垣:中书省在皇宫之西。禁:宫中的官署。西垣:宫城西边的墙;此处借指中书省。

佳节天中客到门,兰共握来沾绮席 节日:指正月初一,也就是上元节。天中:天空之中。中庭:庭院。门:指大门。兰:兰花。绮席:织有花纹的锦席或丝织品铺成的席子。这里代指宴会用的筵席。

兰共握来沾绮席,蒲从餐后贮清尊 兰与手相握:比喻亲密无间。沾:沾染。绮席:织有华美的纹饰图案的席子。蒲:香蒲,一种草本植物。它产于南方,气味清香,可以用来熏香酒。从:自从。餐后的酒:指宴饮之后的酒。贮:盛放。清尊:指酒器。

奏书已识真人气,赐沐俱怀圣主恩 已识:已经认识清楚。真人:道教称修炼成仙的人为真人。这里指皇帝,暗喻皇帝具有真神之气。沐:洗头洗澡。赐沐:皇帝赐予沐浴。俱怀:同时怀着。圣主:圣明的君主。恩:恩惠。

时序只堪嗟鬓发,十年司马在文园 时序:指年岁。只堪:只值得。嗟:叹息。鬓发:形容人的年纪已老。文园:汉宣帝刘询的别号。他好文学,在未央宫建了一个文园,收藏了许多古今图书典籍,还经常召集一些文学之士来此讲学,故以文园称之。司马:指李邕。李邕曾担任过左拾遗、司勋员外郎、集贤学士、太子少詹事等职。

此诗是应诏而作的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宴会的情况;诗的后四句写事,通过叙述皇帝接见姚崇等人的情景,表达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