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杖笠未由同,片札能飞碣石宫。
赵地客卿双白璧,江陵茅屋几秋风。
书成颇忆青毡客,榻坐谁如皂帽翁。
短鬓萧骚难会面,扁舟吾在海门东。

酬宋山人应元自新河以燕石集诗禅琐谈见寄

名山杖笠未由同,片札能飞碣石宫。

赵地客卿双白璧,江陵茅屋几秋风。

书成颇忆青毡客,榻坐谁如皂帽翁。

短鬓萧骚难会面,扁舟吾在海门东。

注释:

  1. 酬宋山人应元:指宋应元的诗作。2. 新河:地名,位于今山东济南市。3. 燕石:珍贵的玉石,这里代指宋应元的诗歌。4. 名山:即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5. 杖笠:拄着手杖,戴斗笠。6. 石宫: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比喻宋应元的作品有如神石一般珍贵。7. 赵地:指赵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8. 客卿:对宾客的尊称。9. 江陵:地名,今湖北荆州市。10.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11. 秋风:泛指秋天的萧瑟氛围。12. 青毡客:指汉朝时匈奴王单于的使者,因身穿青色毡裘而得名。13. 皂帽翁:指道士。14. 扁舟:船身扁平,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船。15. 海门东:指东海之滨的东海岸,诗人可能在那里居住或者旅行。赏析: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宋应元诗歌才华的赞赏和钦佩之情。诗人首先赞扬了宋应元作品的价值,称赞其作品如同神石般珍贵,能够飞越碣石宫一样传递到远方。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与友人曾经的交往,感叹两人虽然未能在同一地方生活,但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后,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想起了曾经一同在青毡客和黑帽翁中畅谈的情景。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示自己现在只能依靠扁舟航行在大海之东,表达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