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才子建安风,曾向陶郎赋月同。
谁可谷阳留召父,已闻东海得于公。
商飙开馆初辞燕,碣石飞书不待鸿。
五斗浊醪能饷客,问君何日醉新丰。
寄屠青浦长卿
四明才子建安风,曾向陶郎赋月同。
谁可谷阳留召父,已闻东海得于公。
商飙开馆初辞燕,碣石飞书不待鸿。
五斗浊醪能饷客,问君何日醉新丰。
注释与译文:
- 诗句逐句释义
- “四明才子建安风”中的“四明”指的是宁波的别称,而“建安风”则是指东汉末年曹操在建安年间所展现的文采和风采。这一句通过提及“四明”和“建安”来表明诗人所处的地域和文化背景。
- “曾向陶郎赋月同”中,“陶郎”指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这句表达了自己曾在陶渊明的影响下,学习创作诗歌的情景。
- “谁可谷阳留召父”中,“谷阳”指的是谷城,“召父”指的是张召远(又名张召父),他是唐朝的文学家、书法家。这里通过提及谷阳和召父,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上文人墨客的敬仰。
- “已闻东海得于公”中,“东海”指的是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派风格著称。这里的“于公”可能是李白的别称或尊称,意味着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
- “商飙开馆初辞燕”中的“商飙”指的是秋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开馆”可能是指开设了书院或书屋,“辞燕”表示告别家乡。这句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或游历的情景。
- “碣石飞书不待鸿”中的“碣石”指的是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飞书”可能是指快速传递信息,“鸿”指的是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这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传递信息或书信的愿望。
- “五斗浊醪能饷客”中的“五斗”指的是古代计量单位,一斗约合十升。“浊醪”指的是劣质酒,“饷客”意为款待客人。这句可能寓意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依然能够用简单的美食来招待客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 “问君何日醉新丰”中的“新丰”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古人一样,在新丰享受美好的生活,沉醉在美酒之中。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人的赞美和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时,也融入了对家乡、故人和友人的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韵味,又充满了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