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粮三月下江东,漫漶曾题短刺中。
有道出能游太学,季长名自起扶风。
家惟白简文无害,世以青箱业更工。
共识林尊经术贵,石渠高论几时同。
【注释】酬:答谢;见投:送来;因怀:因想起;裹粮:携带干粮;三月:农历,这里指初春,借指时间;江东:长江下游一带,泛指今江西、浙江一带;漫漶:模糊不清;曾:曾经;短刺:名片;有道出能游太学:有才能的人可以到太学去学习;季长名自起扶风:季长,人名。扶风,县名,在陕西;文无害:文章写得好;青箱业:学问事业;青箱,书箱;石渠高论几时同:石渠阁是汉代皇家藏书的殿堂,这里用它指代古代学者聚集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写于天宝十载(751)诗人被贬为江陵府别驾后,他想到友人马异,于是写下这首诗。
酬答友人的见面礼,首先点明自己与朋友的友情。“裹粮三月下江东”一句,写自己带着干粮,从江陵出发,到江东地区去见老朋友马异。这一句诗,表明诗人要远行,而对江南的景色描写得十分生动:“漫漶曾题短刺中。”这是说,在江东地区到处留下自己的足迹和题咏。“漫漶”,漫无边际,模糊不清。“曾题短刺中”,意思是曾经写过许多短小精悍的诗篇,都写在了名片上。
第二联是说自己有才能,应该到太学中去学习,并且希望马异能够举荐自己。“有道出能游太学,季长名自起扶风”。意思是说,我很有才学,可以到太学里求学,马异也可以推荐你。“季长”,人名;“扶风”,地名,在陕西省。
第三联写自己在马异家见到的马氏家族的情况,并表达对马异的思念之情。“家惟白简文无害,世以青箱业更工”。“白简”,竹简,古代书写用的简牍。“青箱”,书箱。这两句意思是说,马家世代都是文人学士,家中没有祸患。“青箱业”,即青箱之业,指经学、史学。“更工”,更好。诗人在这里既称赞马异家的门风清正,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第四联是说,大家都认为林君的经术是贵重的,希望他也能像石渠阁那样,与古人高谈阔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家都说林君的经术很珍贵,希望你也能和他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像古代学者一样,畅所欲言。
此诗是一首赠答诗,通过酬答友人的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