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参省大藩侯,三尺今持入蜀游。
绵上云移汶领日,峨眉雪照剑门秋。
趋朝簪履曾相忆,开府旌旗不可留。
渐隔翱翔天路远,更能竿牍问沧洲。
【译文】
我到京城拜见皇帝,皇帝说:你是个贤才,可以担任御史中丞。
朱秉器是汾州人,我到四川时,他给我写信问候我的归期,信中有句话:“得朱秉器汾上入蜀书时予将归岭外口占代柬”意思是:得到朱秉器寄来的信,当时我正准备回岭南。
使君参省大藩侯,三尺今持入蜀游。
绵上云移汶领日,峨眉雪照剑门秋。
趋朝簪履曾相忆,开府旌旗不可留。
渐隔翱翔天路远,更能竿牍问沧洲。
【注释】
(1)使君参省大藩侯:使君是指朱秉器。“参省”即参拜、问候。“大藩侯”指朱秉器当时任的御史中丞。
(2)三尺今持入蜀游:朱秉器在蜀地任职。“三尺”指笏板,古代官长用来记事或书写用的小板子。“持”是拿着。
(3)绵上云移汶领日:绵上是四川绵州,这里指蜀地。汶是山东汶水。汶水之南为兖州。“云移”指云彩移动。“汶领日”指汶水边。
(4)峨眉雪照剑门秋:“峨眉”指峨眉山。“雪照”指雪景映照。“剑门”指剑阁。
(5)趋朝簪履曾相忆:趋朝指入朝参见皇帝,簪履原指古时的头饰和鞋子,泛称冠履,后用以借代官员。
(6)开府旌旗不可留:开府指唐代初年设置的各州都设有节度使。“旌旗不可留”意谓自己的职务也难以长久维持了。
(7)渐隔翱翔天路远:翱翔指飞翔,比喻仕途升迁。天路指朝廷。“渐隔”意为逐渐隔离、疏远。
(8)竿牍:书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朱秉器的怀念以及他对仕途升迁的无奈之情。全诗以朱秉器与李白之间的友情为主线,通过描写两人的离别和重逢,表达了诗人对朱秉器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