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凭陵旅雁哀,閟寒今见六花开。
所思琼树移江苑,忽漫瑶华送粤台。
梁客应推能赋入,郢人还更和歌来。
此时藜杖临丹壑,岂少梅花水部才。
解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朔雪凭陵旅雁哀”:描述了北方的大雪覆盖了大地,使迁徙的雁群感到悲哀。朔,即北边,指中国北方;雪凭陵,大雪覆盖之意。旅雁哀,旅居的雁鸟因寒冷而哀鸣。
- “閟寒今见六花开”:紧闭的寒门如今已开启(比喻形势或心情的转变),六花(梅花的一种品种),指梅花。
- “所思琼树移江苑”:思念中的梅花被移植到了江边的园林中。琼树,珍贵的树木,这里指梅花。
- “忽漫瑶华送粤台”:忽然间,美丽的花朵如瑶华一般被送到了粤州的高台上。瑶华,珍贵、美丽的花朵,这里指的是梅花。粤台,地名,位于今广东一带的高台。
- “梁客应推能赋入”:梁国的客人应该认为能写这样的赋文。梁客,泛指南方地区的文人。
- “郢人还更和歌来”:楚地的诗人也会用歌声来回应。郢人,楚国的人,这里指南音。
- “此时藜杖临丹壑”:在此刻,我拄着藜杖站在丹崖上。藜杖,一种用草制成的手杖,这里用作行走的工具。丹壑,红色的山沟,这里指山间的景色。
- “岂少梅花水部才”:难道不缺少像梅花一样有才华的水部官员吗?水部,古代的一个部门,可能与水利、文学相关,此处指涉文人。
2. 注释与关键词释义:
- 朔雪:北方的大雪。
- 旅雁哀:旅行中遇冷的雁鸟。
- 閟寒:紧闭的寒门,象征困难或困境。
- 六花开:梅花开放。
- 琼树:珍贵的树木,常用以比喻贵重之物。
- 瑶华:珍贵的花朵,此处特指梅花。
- 梁客:南方的文人,泛指南方地区。
- 郢人:南方的诗人,指代楚地的文人。
- 藜杖:一种手杖,这里用来象征行走。
- 丹壑:红色的山沟,这里指山景。
- 水部才:水部的才能,可能指涉到水利或文学方面的才能。
3.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比北方的雪和南方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隐喻,如“所思琼树”、“瑶华送粤台”,以及“梁客”和“郢人”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咏梅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