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光照绿窗纱,丛竹荧荧一径斜。
南陌骖驔云似锦,东风潋滟玉为花。
留人煮茗分双井,爱客觞醪醉九霞。
谁料西堂今夜月,共来青琐旧臣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的欢乐场景。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1. 华灯光照绿窗纱,丛林萤火一径斜。(“华光”指华丽的灯光,照亮了绿色的窗纱;“丛林萤火”是指丛竹间闪烁的萤火虫。)
    译文:华灯映照在绿色窗纱上,丛林间萤火虫的光芒斜斜地洒落。

  2. 南陌骖驔云似锦,东风潋滟玉为花。(“南陌”指的是街道,“骖驔”是一种古代的车驾方式;“云似锦”形容天上的云彩像锦绣一样美丽;“玉为花”则是指春风拂过如同玉石一样温暖。)
    译文:南边的街道上车马缓缓而行,像是天空中飘动的云朵铺成了锦绣。温暖的春风拂过大地,仿佛将大地装扮成玉石般的花朵。

  3. 留人煮茗分双井,爱客觞醪醉九霞。(“双井”指的是传说中的两个著名的泉水井;“觞醪”是指盛酒的酒杯;“九霞”是指天空中的九个彩霞。)
    译文:主人挽留客人品尝煮好的茶水,与客人共同分享两个著名的泉水井里的美酒。喜爱朋友的款待,让大家一起沉醉于如九色彩霞般绚烂的酒宴之中。

  4. 谁料西堂今夜月,共来青琐旧臣家。(“青琐”指皇帝所住的宫门,此处借指皇宫;“西堂”是指皇宫中的宴会厅。)
    译文:谁能想到今晚的明月会照耀在这皇宫的宴会厅呢?我们这些曾经的臣子今天又来到了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元宵节夜晚的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节日的繁华、欢乐和温馨。首句用华灯和绿窗纱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南陌骖驔云似锦”和“东风潋滟玉为花”,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第三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末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升华,通过“谁料西堂今夜月”和“共来青琐旧臣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当下欢乐时刻的珍惜。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