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都洗我觚,贮月饮涧下。
风来吹有声,笑学昔人挂。
【注释】
郭山人:郭熙,北宋画家。游囊:指装画具的行囊。杂咏:即杂诗或小诗。五岳真形图:郭熙曾作《五岳真形赋》,后以“五岳真形图”为郭熙作品的代称。郭氏自号“大痴”,又号“山人”“山翁”。洗我觚,即洗我笔。贮月饮涧下,形容山间清幽之景。有声,这里指画中山水之声响。笑学昔人挂:意指郭熙学习前人绘画方法。【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郭熙(1035~1093),北宋著名画家、文学家,擅山水画,与范宽、王维等齐名,号称“宋四家”,是宋代山水画的开创者。本诗所写乃他所作的《五岳真形图》。
首句“山都洗我觚”,“山都”是郭熙自号。“都”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冲洗,即洗净笔上的尘土。“洗”字用得十分生动传神,仿佛诗人的笔墨被清泉涤荡,顿觉神清气爽。接着第二句“贮月饮涧下”,是写诗人在画室里欣赏着这幅五岳真形图时的情景。郭熙酷爱自然山水,尤其对北方山川情有独钟,他曾说:“余于万卷之中,观古人图画百数篇,唯黄鹤楼蜀山图最可喜,而恨不常留此。”因此,他在创作中极力摹拟北方山水,其代表作《早春图》就表现了这一特色。郭氏笔下的北方山峦,多峰峦叠嶂,气势雄浑;山石峻峭,树木丛生,飞瀑流泉,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如《早春图》中那巍峨耸立的群山,气势磅礴,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而《早春图》中那些飞瀑流泉则又给人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感。本诗所画即是北岳恒山,从图中可见,山势高耸入云,主峰天峰岭海拔2047米,为华北地区最高峰。山顶上松柏苍翠,古树参天,山下有悬崖绝壁、深谷险壑,溪水潺潺。整个画面构图巧妙,层次分明,给人以清新之感。
第三句“风来吹有声”,“风来”二字用得极其准确,它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指画中山水的声响。诗人郭熙善画,尤精山水,他的山水画讲究意境、气韵生动、笔墨简练,并善于利用各种笔墨技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本诗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第四句“笑学昔人挂”,意指郭熙学习前人绘画手法。郭熙曾说过:“余尝学崔白、吴道子画,今专工于董源、巨然之间。”可见,他对传统绘画艺术是非常重视的。本诗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全诗构思新颖,立意独特,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诗中所绘五岳真形图,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元代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