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水驿楼,谁期今上鄂君舟。
从来南浦销魂处,醉下烟波万里愁。
【注释】
杨柳:垂柳。青青:青翠的样子。水驿楼:水边的驿站楼上,即船坞。南康:地名,在今江西星子一带。别:分别。郭蔡二子:即郭元振、蔡孚,唐开元间为宰相。鄂君:指楚王屈原(《九歌》有“湘君”“湘夫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郭元振与蔡孚时作的一首七绝。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写景。杨柳青青,碧波荡漾,水边驿站楼上,伫立着一位佳人;她眼含秋波,脉脉凝睇,好像在期待着什么,等待着什么。一个“谁期今上鄂君舟”,就点出了这位佳人的心事——盼望着情人乘舟归来。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是蓄势待发,一开头便把离情别绪烘托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景。“从来”,即“自来”。诗人说:自古以来,凡是到南浦去的人没有不想到屈原的。因为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他的《离骚》中曾写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就是古代楚国的一位贤臣。他忧国忧民,忠君爱国,却遭到排挤和迫害,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因此,人们常常怀念他,称他为“鄂君”。这里,诗人用典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
颈联写情。“从来”两句,是对上面所说的原因的具体解释。“南浦销魂处”,是诗人对“南浦”这一地点的描写。古人多用“销魂”来形容男女相思之情。“销魂”二字用得极妙。诗人说:从古至今,凡是到南浦这个地方的人都被那里的美景所陶醉,但都被那里美丽的风景所感动。而我却不同,我是因为想到要分别而愁苦不已的,因为我想起了你的归期。
尾联抒情。“醉下烟波万里愁”是全诗的结尾。诗人说:我虽然已经喝醉了酒,但却依然感到万般忧愁。这是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太深了,我无法排解心中的惆怅。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别致,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抒发了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