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里题名杨柳新,君游中宿更逢春。
遥知杨子谈经处,共向山阿忆美人。

【赏析】

此诗是送杨维舟赴清远时作。陈大,指作者的朋友陈子升,字孟公,号陈大,浙江嘉定人。“寺里题名杨柳新,君游中宿更逢春”,点明地点和时间。“君游中宿更逢春”,即在清远停留期间,又逢春天来临,可见杨维舟对这次旅行的满意。“遥知杨子谈经处,共向山阿忆美人”,是全诗的重点。“遥知”是说杨维舟在清远,不知杨维舟是否还在那里讲经,但可以想象他一定会讲经的地方,那就是清远附近的佛寺。“山阿”,指山的南边,也就是寺院旁边。《太平广记》引《法苑珠林》:“古传有山阿之寺,一名普贤。”这里用“山阿”代指佛教寺庙。杨维舟讲经之处,一定很美,诗人希望他能在那里遇到一位美貌的女子,所以有“共向山阿忆美人”的句子。这两句诗写得很有诗意。“遥知”二字,既表明诗人对杨维舟所去地方的了解,同时又表达了他对杨维舟此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你能够找到一位如花似玉的佳人。杨维舟如果真能如其所愿,那该多好!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杨维舟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共向山阿忆美人”与“遥知杨子谈经处,共向山阿忆美人”之间,似乎存在了某种联系。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从诗的内容看,当是在清远(今属广东)任县令的时期所作。当时,杨维舟因避战乱而流落至清远,与当地文人交往甚密,曾一度在清远讲经。因此,诗人才写出了这首充满友情、关切和期望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