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仙人倚石阑,骑驴曾此向长安。
华清一笑远山后,应忆西南栈道寒。
赵州大石仙桥
何处仙人倚石阑,骑驴曾此向长安。
注释:何处?哪里。仙人:指神仙或隐士。倚:靠着。石阑:栏杆。骑驴:骑着驴子。向长安:《后汉书·郭泰传》:“郭泰言:‘夫从官之道……’”李贤注:“郭泰《上太尉书》云:‘吾有狂疾,且年将暮,自惟不仕故人,恐为知己所笑,是以区区欲陈情于左右也。若以愚怀,犹当投簪叩马首,愿效微力,今反不然,吾甚惧焉。’”长安:古都名。
华清一笑远山后,应忆西南栈道寒。
注释:华清:华清池,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一说指代杨贵妃的别墅华清宫。一笑:一瞥一笑。应忆:定会思念。西南:指华山。栈道:在山上建有木栈道以便行人上下的山路。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赵州大石仙桥的赞美。
首联“何处仙人倚石阑,骑驴曾此向长安”,描述了仙人骑着驴子经过赵州大石仙桥的情景。这里的“仙人”、“骑驴”都是虚写,而“向长安”则点明了目的地。
颔联“华清一笑远山后,应忆西南栈道寒”则是诗人对赵州大石仙桥的描绘。华清池在华山下,诗人想象仙人在看到华清池时会发出一记笑声,这笑声远远传到了远处的山峰上。而仙人一定会想起那遥远的华山上的栈道,因为那里的气候寒冷。这里的“华清”和“西南”都是实写,“一笑”和“寒”则是诗人的想象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赵州大石仙桥的描写,展现了仙人骑马经过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之情。这种描绘和感受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