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榆河上赤枫秋,霜落苍山小队游。
骑吹翩翩迎汉使,诸蛮西拜五花楼。

【注释】:

叶榆:即昆明。赤枫:指红枫树,秋天时叶子变成红色。骑吹:骑兵和吹管乐器。翩翩:形容轻快飘逸的样子。汉:这里指明朝的汉族人,因为当时云南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西拜:对皇帝的敬称。

【译文】:

滇池边的昆明(叶榆)城外,秋天的景色十分美丽,红色的树叶像火焰一样在风中摇曳。霜降了,苍山上的小队游也结束了。

骑兵和吹管乐器迎着秋风欢快地奏乐,远方的蛮族人对明朝使者表示敬意,纷纷向五花楼跪拜。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诗人胡宪奉使出使云南,途经叶榆(今昆明),写下此诗送别。

首句写秋色。“叶榆河上”,点明地点;“赤枫”二字,状物兼点时令;“秋”、“霜”二字,点明季节和气候。次句承首句,描写途中景色。“小队游”指游山,“骑吹”是指骑马、吹管乐器,这是沿途所经景物。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图画:迎送的骑兵、吹管乐器,以及远方蛮族人的跪拜。“骑吹翩翩”,形容轻快飘逸的样子;“诸蛮西拜”,指对明朝使者表示敬意,纷纷向五花楼跪拜。

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作于作者奉命出使云南之时。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叙事。诗的前两句先写景,后两句叙事。诗中的景物有叶榆河上的红枫、霜落苍山、骑吹迎接明使、蛮族朝见五花楼上的明朝使者等等,而主要的景物则是红枫、苍山、五花楼、骑吹。这些景物之间又构成了一种层次关系,即由远及近的顺序:首先看到的是红枫与苍山,然后才看到五花楼,最后看到骑吹。这种顺序关系表明诗人的观察角度由高到低,视线也由远及近。

此诗以写景为主,全篇充满了色彩。前二句写景,用“赤枫”、“霜落”和“苍山”三个意象来勾画滇池之滨秋季的景色。“赤枫”,即红枫,是秋天的象征。“霜落”,说明天气转凉,霜降之后,草木凋零,万物俱寂,唯见红枫如火燃烧,显得格外醒目。“苍山”,指的是巍峨壮观的群山。这三者连用,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后两句写景,则侧重于写人物活动。“骑吹翩翩”,形容骑兵和吹管乐器迎着秋风欢快地奏乐,“翩翩”形容轻快飘逸的样子;“诸蛮西拜”,指远方的蛮族对明朝使者表示敬礼,纷纷向五花楼跪拜。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