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绕花宫隔世尘,十年登阁悟前因。
白莲影现池中水,半是匡山社里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高启,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登宝莲阁
- “登”:指的是登上某处,这里指登上宝莲阁。“宝莲”可能指的是佛教文化中的莲花座,象征纯净和高尚。
- “阁”:古代楼阁,此处指宝莲阁。可能是一座建筑,用来登高望远。
- 水绕花宫隔世尘,十年登阁悟前因。
- “水绕花宫”:描述周围有水环绕的美丽花园。“隔世尘”意味着远离了世间的纷扰和世俗。
- “登阁”:登上高高的阁楼,象征着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决心。
- “悟前因”:在这里,”悟”可能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领悟。“前因”指之前的经历或原因。
- 白莲影现池中水,半是匡山社里人。
- “白莲”:通常指纯洁无暇的莲花,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清澈的水中显现的莲花影像。
- “影现池中水”:描述了白莲在池水中的影子显现出来的情景。
- “半是匡山社里人”:这里的“匡山”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群体,而“社里人”则指这个地方或群体的成员。
- 整句诗通过描绘莲花在水中的影像和周围的环境,暗示着某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可能是与某种宗教或精神修行相关的活动有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登上宝莲阁的场景,表达了对于过去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用“水绕花宫”和“隔世尘”这样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通过“白莲影现池中水”的描述,传递了一种纯净和宁静的美好愿景。最后一句“半是匡山社里人”,则可能暗示了这种境界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群体有关,反映了诗人对某种精神传承或修行的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于精神层面寻求和超越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领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