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州烟月老江干,楚客年年苜蓿寒。
头白游梁今已倦,赋成那得寄君看。
杨州烟月老江干,楚客年年苜蓿寒。
头白游梁今已倦,赋成那得寄君看。
诗句释义
杨州烟月老江干:描述了扬州的烟水和月色映照在江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长的感觉。
楚客年年苜蓿寒:表达了作为楚地客人,每年春秋时节都会品尝到的苜蓿(即草本植物的幼芽)带来的食物之寒意。
头白游梁今已倦:这里的”头白”指的是年事已高,而”游梁”比喻晚年的生活或仕途。诗人表达自己已经厌倦了长时间的漂泊生活或官场生涯。
赋成那得寄君看:意味着如果有机会写成诗文,那么希望这些作品能通过某种方式寄送给远方的朋友,以便朋友能够欣赏并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译文
扬州烟雨蒙蒙映照着江面,楚地旅人每年春秋都品尝着苜蓿的寒意。
白发人游历他乡如今已觉疲惫,若写出佳作却不知如何寄给远方的你。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扬州的描绘和对楚客生活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旅途和友情的感慨和思考。首句“杨州烟月老江干”描绘出扬州的美景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接着,“楚客年年苜蓿寒”则表达了作为一个外来者,无论何时何地,总是需要适应新环境,面对新挑战。
第二句诗中的“头白游梁今已倦”,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因年岁的增长而对名利场的疲倦与厌倦。这种情绪在后两句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赋成那得寄君看”和“莫遗浮沉过石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远在他乡的朋友看到,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期待。
这首诗以其深情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扬州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