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支郎定里开,笑予辞印入山来。
自怜不似柴桑冷,三径荒时尚未回。

【注释】

①浮光山:在今浙江上虞县东南。②天眼支郎:即支遁(319~404),字道林,东晋名士,隐居不仕。③柴桑:陶渊明故居,在江西九江。④径:小路。⑤回:指返回。⑥三径:三国魏末至晋初著名隐者陈抟居处,后以“三径”代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前,在浮光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自己辞官还乡的心情。开头两句写诗人到浮光山来的目的,第三、四句写自己辞官归隐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自己辞官归隐后的感想。

诗的首联:“天眼支郎定里开,笑予辞印入山来”,意思是说:天眼支郎定(定里)的浮光山已经打开了,我笑自己辞去了官职到山上来了。这里的“天眼支郎定”是虚构的地名,可能是为了押韵而故意这样写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地名。“笑予”的意思是说:笑着嘲笑我自己吧。“辞印”是指辞去官职。“入山”是指到山上隐居。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原因及心情。

颔联:“自怜不似柴桑冷,三径荒时尚未回。”意思是说:自己怜悯自己的心地不如陶渊明那样的清高,因为陶潜曾经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是指三条通向田园小路。“未回”的意思是说:还没有回到田园小路。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原因及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