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流水下三湘,路出荆南万里长。
汉日汲生称使者,好裁封事答君王。
注释:
都梁:指唐代都梁县,今属衡阳市。流经湖南的湘江,自北向南,在衡山以东注入洞庭湖。三湘:即潇湘、漓湘、沅湘,泛指湘江一带。
路出荆南万里长:指的是曹大行的行程,从湖南经过湖北到河南。荆南:指荆州、南郡。荆南是古荆州、南郡二地合称。荆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荆南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汉日汲生称使者:汲黯曾担任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他在位时汉朝的疆域广大,威震四方。因此,“汲生”一词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曹大行的才华和能力。
好裁封事答君王:意思是说曹大行要善于处理国家事务,回答君王的询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曹大行的祝愿和期望。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都梁流水下三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都梁水作为背景,三湘作为主题,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这里的三湘,不仅仅是指湖南的潇湘、漓湘、沅湘,更是指整个南方地区。诗人通过对都梁水的描写,为下文的离别做好了铺垫。
“路出荆南万里长”,这句话表现了曹大行即将踏上漫漫征程的艰难困苦。荆南地区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但距离却非常远,需要走万里之遥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既是对曹大行旅途艰辛的写照,也暗示了他肩负的使命重大。
“汉日汲生称使者”,这句诗是对曹大行才情的赞誉。汲黯作为西汉时期的名臣,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而闻名于世。在这里,诗人将曹大行比作汲黯,既肯定了他的才华和能力,又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
最后一句“好裁封事答君王”,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曹大行要善于处理国家事务,回答君王的询问。这里的封事,指的是奏章、报告等公文。曹大行作为使者,需要向君王汇报工作情况,提供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对曹大行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君王智慧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曹大行作为使者的身份和责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