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淮东下接黄河,功比当年瓠子多。
治粟舳舻衔尾入,黄旗珠纛照烟波。

【注释】灵璧:古县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西南,为古代运河入淮的门户。汤五侯:唐人任五侯者多以水运漕米,此指负责漕运的官员。督运漕河四首:作者有一首七言律诗《送灵璧汤五侯督运漕河》,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大淮:淮河,即长江下游一段。东下接黄河:淮河往东与黄河相接。瓠子: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南。西汉末年曾发大水,后汉光武帝刘秀曾派王吴带领万人塞瓠子口,防河水泛滥为害,后人称为“治水”。功比当年:喻其功绩超过西汉时的瓠子治水。

【赏析】这首诗写黄河与淮河交汇处,官民共同治理黄河的壮举。前两句说:黄河之水从东边滚滚而来,与淮河相汇,治理黄河的功绩胜过从前的瓠子治水。后两句说:漕运船只络绎不绝地驶向淮河上游。黄旗、珠纛在烟雾中闪耀。全诗用典贴切,形象鲜明,意境雄浑。诗人笔下,一幅波澜壮阔的水运图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