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沙弥蜜是师,长干弟子已传衣。
毫端无数青鸾尾,半似瑶池月下飞。

【注释】

墨竹:指笔。洪元虚:即洪刍(967~1045),字元虚,北宋诗人、书法家。

沙弥:佛教称初学戒律的出家人。蜜是师:梅与蜜,都是比喻。

长干弟子:南朝宋时,沈约曾任尚书令,有“长干诸郎”之称。

衣:这里指袈裟。

毫端:笔尖。青鸾尾:传说中凤凰的尾巴叫“青鸾”,这里用来形容笔毛如青鸾尾。瑶池:西王母所居之地,在神话传说中,瑶池里常住着仙女。月下飞:形容月光明亮,如同从月宫中飞来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家洪刍笔下的墨竹。全诗四句,第一句点明画家身份和创作对象;第二句描绘画面内容;第三句写画中的墨竹特征;第四句写画中墨竹意境。整首诗通过赞美墨竹,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是沙弥蜜是师”,“沙弥”指的是僧人,“蜜是师”则指梅花像老师一样教导我们。这里的“梅”和“蜜”都是比喻,分别指墨竹和墨色,通过这种巧妙的比喻手法,诗人将墨竹与梅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墨竹的敬仰之情。

诗人写到“长干弟子已传衣”,“长干弟子”指的是那些曾经受过教诲的人。这里诗人以“传衣”为喻,暗示墨竹已经传到了后世,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艺术形式。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艺术传承的感慨之情。

最后一句“毫端无数青鸾尾,半似瑶池月下飞。”诗人通过对墨竹特征的描述,进一步赞美了墨竹的艺术魅力。这句诗中,“毫端无数青鸾尾”形象地描绘了墨竹笔毛的特点,而“半似瑶池月下飞”则赋予了墨竹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