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入大淮流,百丈金堤引漕舟。
楗竹负薪臣自力,宣房宫似汉时秋。
黄河东入大淮流,百丈金堤引漕舟。
楗竹负薪臣自力,宣房宫似汉时秋。
注释翻译:
黄河向东流入大河,百丈的金堤用来引导运粮的漕船。
用竹竿挑柴,我自力更生,宣府的宫室像汉朝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色和作者的劳动生活。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流向和气势一直是诗人笔下的焦点。在这首诗中,“黄河东入大淮流”一句,不仅描述了黄河的流向,还隐含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望。而“百丈金堤引漕舟”则展现了人工建筑的伟大成就,堤坝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水利的需要,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诗中的“楗竹负薪臣自力”,表现了作者勤劳朴实的性格和不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一部分。最后两句“宣府宫似汉时秋”,则通过历史的角度,赞美了宣府宫室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感。宣府作为明朝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其建筑的宏伟壮观,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力量,也体现了人民生活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金堤、漕舟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品格和价值观。